师资队伍雄厚。现有教职员工52人,其中教授13人、副教授14人;博士18人、硕士28人;中央组织部直接联系专家1人,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1人,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2人,省级青年骨干教师9人,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;1个省级教学团队(植物学教学团队)、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(民族药用植物活性成分高效利用科技创新团队)、2个市级科技创新团队(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团队、药用植物资源利用科技创新团队),植物学学科团队被湖南省总工会授予“湖南省工人先锋号”。外聘专家教授15人。
办学条件优越(包括各种平台、实验室、基地)。拥有8000平方米的教学、科研用实验大楼,仪器设备总价值1600余万元,建设有7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(基础生物实验室、生物科学与工程实验室、生物工程实践训练中心、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室、食品科学与工程实践训练中心、民族药用植物资源利用实验室、药用植物活性成分高效利用实验室),1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(基础生物实验室)、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(民族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实验室)、1个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(民族医药研究与开发合作示范基地)、1个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(湘西药用植物与民族植物学实验室)、2个省级优秀实习教学基地(通道万佛山自然保护区、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)、1个省级校企合作育人基地(怀化市食品药品检验所)、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(生物类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)、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(稻糠深加工重点实验室)、2个校级创新性实验点以及20个校外实习基地等教学科研平台。现正在整合力量与资源申报省级2011协同创新心(资源植物?;び肜眯葱轮行模?/div>
学科、专业建设成绩显著。拥有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(植物学学科为湖南省“十一五”、“十二五”重点建设学科),1个校级重点学科(植物学)、2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(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、遗传学),1个省级重点专业(生物工程)、1个省级特色专业(生物工程),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(生物工程),1门省级优秀课程(动物学),1门省级精品课程(植物学),8门校级精品课程(动物学、植物学、生物化学、微生物学、发酵工程、细胞生物学、普通生态学、遗传学、)??际愿母锟纬獭⒔萄Х椒ǜ母锟纬碳卤?。
科研成果突出。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80余项,科研经费1500余万元。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,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,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项,获得湖南省非农作物新品种4个,发表科研论文900余篇,其中SCI收录论文53篇,EI收录论文30篇。同时与湖南正清制药集团、溆浦君健中药材专业合作社、通道百合健民等企业合作开展横向研究课题12项,获得经费1600余万元。为企业创造产值2亿余元。
培养学生质量高。我院历届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录取率均在40%以上,就业率均在98%以上。我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、学风建设成绩突出,已成为全校其他院系学习的标杆??沽颂厣拭鞯纳平凇⑹称肺幕?、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大赛、生物产品设计大赛等丰富多彩的学生专业能力拓展活动,成绩突出。
专业介绍
一、生物工程
培养目标:掌握生物学与工程学方面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,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、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,能在生物工程与技术等相关领域从事生物工程产品设计、生产、管理和新技术研究、新产品开发的应用型技术人才。
培养方向:发酵产品生产与管理、植物成分利用、生物工程应用。
二、生物科学(师范)
培养目标: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,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、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,能在中等学校、科研机构和生物相关行业从事教学、科研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。
培养方向:中学生物教学、中学生物教研、生物技术应用、生物工程应用。
三、生物制药
培养目标:掌握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、基本技能,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,能在生物制药领域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以及相关行业、企业、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制药有关教学、应用研究、技术开发、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。
培养方向:生物技术制药、生物制药设计与分析、生物制品申报与管理
四、食品科学与工程
培养目标: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知识、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,初步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食品科学与工程中的研究、开发、管理和营销方面问题的能力,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、适应能力和创业意识,能够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从事食品及相关产品研发、生产加工及管理、工程设计、品质控制、产品销售、检验检疫等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。
培养方向:果蔬及饮料加工、粮油食品加工、畜禽产品加工、功能食品设计与加工。
五、食品质量与安全
培养目标: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,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、适应能力和创业意识,能够胜任食品生产、加工和流通企业、食品检验机构及监督管理部门的生产管理、分析检测、质量控制、产品销售、安全评价、检验检疫、技术开发、监督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。
培养方向:食品生产与监测技术应用、食品安全与检测知识应用、功能食品加工与评价应用、膳食与营养指导知识应用。
(2015年6月16日更新)